PET-CT射線防護簡介:
關于PET/CT的輻射及防護
很多朋友都在擔心做pet-ct檢查的副作用,擔心自己受到核輻射的傷害,對此307醫院核醫學科丁勇主任做了詳細的解答:
以18F-FDG為例,70kg /標準人,注射18F-FDG,390MBq(10.5mci)全 身PET掃描有效劑量當是約10.5mSv,只是《輻射防護規定》中一次應急照射限值(100mSv) 的十分之一,遠低于發生非隨機輻射損害的域值。CT在PET/CT檢查中如果只是作為衰減校正與圖像融合,全身劑量大約為2.5-20 mSv.有必要強調,為了使受檢者受到最小照射CT應盡量使用較小管血流。因此,PET/CT檢查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的傷害。
受檢者PET/CT檢查后,由于正電子核素多為短半衰期核數。以18F為例,1090分鐘(約20小時、10個半衰期)身體的滯留量已經非常小,不會造成對周圍人員的危害。當然,為了自身及他人利益,可多飲水,多排尿,促進放射性藥物的排泄將更加有益。10個半 衰期內盡量避免與孕婦、嬰兒接觸亦值得大力提倡。
pet/ct檢查是一種高效、 綠色的體檢手段,對于特定人群將獲益更多。
一、什么決定PET-CT輻射的大???
PET的輻射是由使用的顯像劑18F-FDG產生的,而CT的輻射是X射線產生的。PET-CT的輻射就是這兩種輻射的總和。
PET-CT的輻射=PET的輻射 + CT的輻射
PET顯像劑用量一般差別不會太大。關鍵變化是CT的X射線劑量,該劑量與CT的模式(參數)有關, PET-CT一般都是低劑量模式,輻射劑量低,不到常規CT掃描輻射劑量的1/2。如果使用高劑量模式或增強模式,則CT劑量會明顯增加。因此,PET-CT掃描中增加劑量主要是取決于CT掃描模式。
二、PET-CT對受檢者輻射到底有多大?
韓國的Jin ChulPaeng博士研究結果結果表明:PET輻射劑量范圍為4.43-7.35 mSv,平均5.89mSv,CT輻射劑量范圍為3.2-9.32mSv,平均6.26mSv,PET-CT總的輻射劑量范圍為7.63-16.67mSv。香港大學Pek-LanKhong博士報告了他們關于PET-CT輻射劑量的研究結果,
因此做PET-C時T模式一般建議先采用低劑量(低毫安)掃描模式,可疑臟器則局部采用診斷劑量掃描,盡量減少受檢者的輻射劑量。
三、PET-CT對公眾和執業者輻射到底有多大?
CT掃描結束后,X射線不會殘存體內。18F-FDG的半衰期是105-115分鐘,患者第二天體表的輻射水平已經接近天然本底水平,因此對公眾影響很小。日本學者Kimiteru Ito研究發現:每做一個PET-CT檢查,護士所受的平均輻射劑量為6.07μSv(微西弗,即0.00607mSv)。
四、PET-CT掃描患者的輻射防護
普通患者的防護
PET-CT中CT僅用于定位PET所發現的異常 (非診斷性掃描)。因此用低劑量模式,輻射劑量低(例如,一次全身掃描為7 mSv)。如用高分辨率的診斷掃描,劑量可能相當高(一次全身掃描達30 mSv)。PET取決于注入的18F-FDG的活性,無論是全身還是部分掃描,成年人通常是8mSv。因此通過修改CT采集參數可以顯著降低PET-CT掃描的輻射劑量。
兒童、孕婦、哺乳期婦女和陪人防護
兒童比成人對輻射更加敏感。所有輻射在理論上都有誘發癌癥的風險。一次PET-CT的輻射劑量約為5-18 mSv,因此要注意實踐的正當性和防護的最優化。為避免胎兒接收到額外劑量孕婦也應避免做PET-CT檢查,另外也不要把兒童、孕婦帶到PET-CT中心。
如果哺乳期婦女要做該項檢查,因母乳中可能含有少量注入的18F-FDG,因此檢查應該推遲到母乳喂養已經停止。如急需檢查,則建議在掃描之前收集乳汁,而檢查后2小時內的母乳應收集并丟棄,此后可以恢復正常的母乳喂養。
另外,盡管受檢者掃描前注入了放射性顯影劑,這將給他/她附近的人帶來輻射,但18F-FD半衰期短,掃描后來自病人的輻射量很低。病人可以照?;顒佣粫o其他人(孕婦和兒童除外)帶來額外風險。